400-123-4657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春天的故LD乐动体育网址事”主题征文获奖作品

时间:2024-04-19

  “春天的故事”主题征文圆满地画上了句号。作为一名残疾人,不!一名平等社会公民,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成功与喜悦,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我的身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广大残疾人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与日俱增。因此,本次征文活动举办得非常棒,仿佛是及时雨,浇灌了人们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人们对新时代的情感与憧憬,从已经发表的百余篇稿件中精选20篇文学精品就是最有力的见证。作为一位文学工作者,我责任,有义务将其编发出来,以飨读者。

  转眼间,大连市残联成立已经30年了。此时此刻,我作为一名从事30多年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心潮澎湃,感慨万千。30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对于大连市残联来说,30年来充满艰辛、充满希望,勇于开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全市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极其宝贵和难以忘怀的。

  大连市残联作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的市级残联,在迅速完成区市县及乡镇、街道残联组建后,很快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残疾人组织体系。紧接着,市及区市县残联又相继建成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了残联组织中有残疾人干部的全覆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大连成长起来的杰出残疾人领导干部吕世明,现在已是中残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连市残联以“弘扬人道,奉献真情”为理念,以“一切为了残疾人的幸福”为己任,许多工作令世人所瞩目。例如,在北京残奥会上,来自我市的运动健儿勇于拼搏,摘金夺银,总奖牌数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尤其是竞速运动骄子张立新独得四金,受到的嘉奖;国内首个导盲犬培育基地落户大连,至今已有100多只导盲犬持证上岗,为全国的盲人朋友们提供了服务;由我市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残运会开幕式,世界特奥会、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仪式,中央电视台均进行了现场直播,史无前例,充分展示了大连的浪漫情怀;我市较早出台了《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并进行了及时修订,以及陆续制定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保等方面的规定,为广大残疾人带来了福祉;从2003年开始,市残联每年提出的为残疾人分忧解难项目,都能列入到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中,并能有效地落地实施;这些年来我市相继建成的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等,不论是从布局还是规模,特别是人文化的无障碍环境备受好评。如此等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正鉴于此,我市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中残联名誉主席、中残联主席张海迪曾多次来连视察,对我市在推动残疾人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大连市残联30年的风雨历程,再次验证了这样的道理:只有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只有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只有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只有坚持不断开拓创新,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就会不断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30年来,由于大连市残联的不懈努力,一个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残疾人工作者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美的诗章。衷心期待着大连市残联能够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全市35.4万名残疾人过上更加殷实、幸福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今年7月11日,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大连》发表了一则“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又有10只导盲犬交付使用”的消息。阅后,使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的属相是狗,我也很喜欢这种动物。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与导盲犬结了缘。这里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那是2004年的一天,曾在日本学过动物行为学的博士、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王靖宇,到市残联找到了时任理事长的我。他说,“我的曾祖母是个盲人,盲人的生活很困难,我要培育导盲犬,为盲人朋友们提供另一双眼睛。”我眼前一亮,立即说:“那可太好了,需要我做什么,会全力以赴的。”对导盲犬我并不陌生,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就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经过大量的沟通、协调和努力,在中国残联的支持和各有关方面的配合下,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于2006年5月15日在大连医科大学正式挂牌了。作为中国导盲犬的鼻祖王靖宇和他的团队历经千辛万苦,奉献浓浓爱心,产生了很大影响:2007年5月,大连培育的导盲犬在云南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亮相,受到了中国残联主席的称赞;2008年9月,大连培育的导盲犬亮相10余万观众参加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训练有素的LUCKY,带领我国第一个残奥会冠军平亚丽成功传递了火炬,震撼了全球;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连培育的导盲犬在生命阳光馆展出,得到了中外游客的好评;2011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也有大连培育的导盲犬的身影;2012年大连培育的导盲犬,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首届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备受关注,等等。大连导盲犬的诞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彰显了人道主义的光芒,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导盲犬不仅是盲人的另一双眼睛,也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心灵伴侣。12年来,在王靖宇及团队的精心培育下,全国许多城市的140多位盲人朋友得到了导盲犬的帮助。作为公益机构,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盲人使用。我市对发展导盲犬事业高度重视,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修订并已于2013年1月在我市施行的《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第27条明确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便利。”市残联和市财政局也共同制定了相关办法,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

  我国目前约有1600万盲人,我市也有4.8万。国际规定,一个国家需有百分之一以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时,才能称为导盲犬的普及。因此,导盲犬训导工作任重道远。衷心期待着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今后能培训出更多的导盲犬,为广大盲人朋友提供温馨的服务,为使我国导盲犬事业更加辉煌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4月18日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办的残联文学班讲课,带回的信息久久回荡在耳畔,一个叫韩怡的女士在互动时大声说,她渴望有被称作节日的主题活动唤起对生活的兴奋感。声音很好听的燕卫女士,在课后礼貌地提醒,您忘了一件大连在全国的最好——无障碍通道。主持讲座活动的残联干部李兵,怀着许多感触幽幽叹道:十年啦,上次办班还是2008年!让人浮现出许多历史画面的,则是从市残疾人康复文体中心主任王荔手里接过的书——《同行七千三百里》。为纪念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编撰的这本书,一下子把我拉回到30多年前的街,20多年前在大连举办的全国残运会,还有,几年前捧回的助残奖杯。

  被杂乱信息肢解精力的今天,有些零碎,却富有美感和力道。譬如上面那些。它们不仅让我感悟到真诚,也碰醒了似乎缺少新鲜感的记忆。是啊,能列出好多大连的“第一”和“最早”,怎么竟忘掉中国第一个残疾青年协会在大连成立?于是乎,涌上感激:本来是去给残疾人朋友讲《我们和城市一起成长》,却被他们提醒,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30年了——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需要用春天般的温暖去与他们携手同行。

  王荔送的书,有不少珍贵图片,当然都是以残疾人士和健全人士的交流为主,没有一张冰雪衬景残叶入画,除了编辑用心,最主要的,是那些往日时光,无论笑着忙着,奔波着还是奋斗着,都盎盎然地,记录下大连情绪的春天模样。

  那日,丈夫从电台做节目回来说,两个年轻的主持人一向对他尊敬有加,但这一次,却对他选定的一首曲目的“报名”提出商榷意见。

  徐横夫说,“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第一首就叫‘侏儒……’,这是绕不过去的!”但,这位残疾人老朋友还是非常巧妙地将世界名曲的这一段,做了得体讲解。

  尊敬,必须从细微末节做起;体贴人,要体贴到骨子里。任何源自爱的提醒,都会帮助人净化心灵。

  中南路康复中心,楼刚盖好的时候,我们——吕世明、李扬、陈杰……都像新楼一样年轻着。现在,楼老了,人也无法回到没长白发的模样。可爱可敬的陈杰早到天堂占位去了,李杨也离开残联理事长岗位肩负健全人也难以企及的职责,吕世明,当初窝在锅炉房翻译外语的一位重残人士,前不久新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地地道道的大连籍全国残联领导。

  两位电台主持人,都是生在康复中心诞生的前后,他们属于深受大爱滋养的一类人。

  残疾人事业在大连,始终有很好的口碑。然,当初那火炬般的“大连残青精神”,是否依然发热发光、影响着整座城市的温度和激情?不敢妄加评论。只是前几天那堂课,在得到提醒时也想对社会做一次温和的提醒:弘扬人道,与残疾人同步小康,恐怕不是一代人一阵子的事情。若不让身边的残疾人士长期困于苦苦求存的弱势藩篱,恐怕需要每一个当下的健全人都行动起来——哪怕用平视的目光和他们讨论天下大事,哪怕用同情的爱心改掉习以为常的称谓;最好,用建设无障碍通道的英明,让轮椅加速,让别人因大连有无处不在的爱,而加入到我们城市的现代化大业之中。

  大连市残联是1988年6月16日成立的。仅仅两周之后,7月1日,《大连晚报》也宣告诞生。大连市残联与《大连晚报》的缘分不是偶然的,我本人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和残疾人最早接触是1982年夏天,我在大连日报社理论部做编辑时,认识了优秀残疾青年吕世明和李扬。

  1983年8月13日,在他俩的带领下,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作为中国第一个残青组织在大连诞生,从此后,我先后认识了陈杰、曹福臣、栾梅、张磊、王杰夫、孙龙起、张馨、韩怡、王荔、滕玉涛等许多残青朋友,他们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看来,这些残青朋友都是很美的人,他们的身体在某些方面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正是这样的缺陷造就了他们美好的心灵世界和超人的性格魅力。残青协会那句名言 “废字与我们无缘,强音做我们主旋”一直像海浪一样拍打着我的心头。我觉得,与其说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不如说,他们是我的人生老师。在报道他们事迹的同时,我也在被感染着,被激励着。1984年秋天,《大连晚报》的前身《棒棰岛周报》诞生后,对残疾人的关注更多了,这张老百姓喜爱的报纸自然而然也成了残疾人的园地。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亲身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怀和帮助。作为反映残青协会4年历程的电视专题片《强音》的撰稿人,我曾采访于植元教授,他像爱抚孩子一样帮助每一个有求于他的残疾人。杨道立老师曾亲自陪着残青代表进京考察并撰写报告文学在《棒棰岛周报》上发表。作曲家郑冰与我合作的赞美残青精神的歌曲《世界永远是春天》被大连广播电台作为每周一歌播放。1988年年初,《棒棰岛周报》联合市音乐家协会等举办了“强者之歌”歌词笔会。爱心助残已经开始得到全社会关注和重视。

  3月,中残联成立。5月,省残联成立。6月16日上午,大连市残联召开成立大会闭幕会的时候,正好赶上《棒棰岛周报》第187期也是《大连晚报》第三个试刊的出版。那时的晚报是中午印刷,下午出版,特别重视当日新闻。我作为记者,自然了解了很多情况,当天上午又到了现场。怀着对残疾人事业的深厚感情,我写下了一篇370字的当日新闻,题目是《我国第一个市级残疾人综合性事业团体 大连市残联今日成立》。这也是《大连晚报》创刊历史上发表的第一篇当日新闻。一晃三十年过去,大连市残联成为全国的先进,“好人好报”的《大连晚报》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它们,一起迎来了而立之年。

  原文如下:本报讯您也许还没意识到这个事实:在我市,平均20多人中就有一位残疾人。今天正式成立的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向社会发出呼吁: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兄弟姐妹。据中残联一位副主席讲,大连市残联是全国第一个市级残疾人综合性事业团体。它将代表各类残疾人的利益,为残疾人谋福利,同时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1983年夏天,全国第一个残疾青年协会也是在我市诞生的。

  昨天晚上,市首届残联大会选举产生的主席团举行会议,聘请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卞国胜为名誉主席。卞国胜常说:“为残疾人服务是功德无量的事。”他今天下午将在大会闭幕式上讲话。市民政局局长梁德新当选为主席,傅继贤为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原市人事局副局长、肢残人宋厚亭任评议委员会主任。今天上午,市残联三个专门协会开会,选举中医院盲人按摩师魏庆春为盲人协会主席,市劳模、聋人李竹青为聋人协会主席,前不久当选为省残联副主席的吕世明为肢残人协会主席。

  那是2015年的春天,大连市文联的领导找到我,让我组织本市的残疾人,要组织一批有质量的书画精品,到首都国际机场举办一次展览。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有些懵懂,到首都机场办展览,而且要残疾人的作品,到底怎么回事?后来,我才知道,是中国残联的副理事长吕世明同志,他一手筹划了这件事情。吕世明是我们大连人,他是大连残疾人事业的创建者,如今,他身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领导者,一直关心着大连的残疾人事业。到北京首都机场办这次展览,也是他与首都机场高层领导达成的一个共识。国际机场办展览,确实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样的机会,不仅是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事业,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的风貌。

  展览的日期就定在全国助残日那天,因为时间紧迫,任务也重,大连市文联领导就把征集作品这项工作托付给了我。我知道,我们大连残疾人书画家很有质量,老一代的有孙隆起、宋振明等人。年青一代的有刘超、丛鸣等人,他们在绘画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在残疾人艺术界也有着很高知名度。但仅仅靠这几位残疾人艺术家的作品,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偌大的展览。我便想到了社会上的书画家,希望他们能够参与,一是能体现助残精神,二是能提高质量。当我向艺术界的书画家们发出邀请的时候,得到了大连金普新区文化艺术界的领导翁铭峰同志、大连大学及东北民族大学的郭九林教授、谷翠峰教授等人的大力支持。文联的几位工作人员也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作品的装裱,以及运输,到现场的布展,一连几天,吃不好也睡不安,可把他们给累坏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完成了布展工作。

  辛苦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记得开幕式那天,吕世明同志带着病来到了现场,首都机场的领导也来到了现场,开幕式并不复杂,简短而隆重。当那幅大字标语展现在首都国际机场时,当我们大连残疾人书画家们出现在来自四大洋五大洲的朋友们面前时,我发现,向我们投来的,都是敬重的目光。在首都机场三号楼那条国际大通道,是国际航班的通道,来来往往的游客们都不禁驻足观看,他们也想不到,在机场这样一个地方,竟然会出现这样一个展览,而且是残疾人书画展。有的国际友人在那些作品面前合影,也拉着我们残疾人书画家们合影留念。国内一些新闻单位也来到了现场,他们感到震惊,因为身体残疾,有不少残疾人书画家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知。但是,能够有一个群体,而且质量很高的残疾人书画家,将自己的艺术才能展现在首都机场,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创举,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个展览一直持续了两个月时间,那一段时间,我经常能收到朋友们打来的电话,他们都是在首都国际机场,经过那条国际大通道时,看到了大连残疾人书画作品,而感慨万端。大连残疾人能涌现出这样一个群体,不能不说,这是大连残疾人事业向高端精神层面迈进的一个缩影。

  为了表达对首都机场的感谢之情,我将我的一部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一九六零年的爱情》,以及书中的一幅插图原作,赠送给了首都机场,作为永久收藏。参展的艺术家们也纷纷捐赠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表达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迄今为止,我参加或举办过不少的展览,但是,最难忘的,还是那次首都机场的书画大展。用机场负责人的话说,那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恐怕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仅有的第一次,让我们大连占得了先机。

  三十年前的一天,我还在测绘部队任中队长,政治处主任电话把我叫到机关楼,非常严肃地对我说:“地方上有个部门向我们部队求援,很紧急。请示政委决定派你去执行这次特殊任务,一定要干好,不能给部队掉链子。”我按照地址找到了“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过来一位坐轮椅的同龄人,自我介绍说:“我叫吕世明,可能比你年长几岁,以后给你添麻烦了。”吕世明简明扼要地给我交待了任务。

  原来,他作为大连市残疾人代表,要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大会,我作为陪护列席。30年前那一天,具体日期我记不清了。进京开会的三位代表在大连机场集合,我还见到了与吕世明一同创业的李扬、冷一彬。李扬拄着双拐,也是一位很有朝气的青年人,后来担任大连市残联理事长多年。开会的第一天,代表们大多是残疾人,特批乘车进到,与合影留念。我作为列席代表也应邀参加。那时才知道,我有幸参加了那么高级的一个会议。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关心了解残疾人的情况,在他们中间有那么身残志坚的杰出代表,他们有的以前就是我非常敬仰的英雄。在小学课本上,我当年学过一篇课文叫《草原英雄小姐妹》。说的是六十年代,有一对小姐妹龙梅和玉荣,遭遇了暴风雪,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妹妹玉荣严重受伤,做了截肢手术。在代表名单上,我看到作为内蒙古残疾人代表的玉荣,她是我从小心目中的小英雄。在部队进行军事测绘时,我们中队恰好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新巴虎右旗,这里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出生地。每次走过小英雄保护羊群的那片草原,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如今,小英雄就在眼前,我想去拜访一下,但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把心里话跟吕世明说了,他鼓励我去找到了玉荣,并请她在日记本上签上名字。会议安排的宾馆原名叫国务院第一招待所。在会议将要结束的一天里,突然发生了一个偶然事情,宾馆维修工人在地下室进行焊接时,把塑料板点着了。我从房间找到地下室,却什么都看不到,只闻到塑料烧焦的气味,呛得我喘不上气来。我没有犹豫,从门口拎起一个灭火器,就跑了进去,打开消防栓,喷了上去。或许是因为发现和抢救及时,灭火器喷洒过后,危险渐渐消除了,但我的军装上却滴满了棚上落下的黑油。后来,宾馆领导找我和世明的房间,专门送来一套新服装给我换上了,世明和李扬回到大连后,主动与测绘部队联系,报告了我在开会时发生的事情,部队为此给我记了三等功。从北京回来,吕世明、李扬等人的工作更加繁忙。直到同年6月,大连市召开了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大会,我一直在市残联帮忙。转过年,我所在的部队到中俄边境执行联合测量任务,我才与市残联的领导和朋友们依依告别了。

  我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喜欢集邮,一路走来,现在已近五十年了。我自幼就患有残疾,平时心情不好之时,爱欣赏邮票,练练书法绘画,这样心情可静下来,有助于调节心态。

  因爱集邮,我结识不少各地集邮大家,参加了各地各级集邮组织活动,也学会了做邮集,参加各级集邮展览,曾经获得集邮二等奖、优秀奖等不同奖项。撰写《集邮快乐》、《集邮正能量,幸福残疾人》等多篇集邮论文,有的在刊物上发表,并获得论文一等奖,有的被中国残疾人集邮博物馆收藏。

  记得1970年生日那天,我为了感恩母亲,自制一枚感恩纪念封,自己在信封上绘制妈妈与我图案,信封上贴了一枚邮票给母亲,感恩母亲大恩大德。当时妈妈可高兴了,还夸我是好孩子。我有一句经常说的话: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是母亲;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这句话还被多家报刊刊登,也被载入并出版《全国优秀格言选》等。

  我还积极为市政协、派等献计献策、撰写《关于创办大连集邮博览会的建议》等提案,并于2011年5月借助大连市人民政府、大连市旅游局等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大连赏槐会会场,在南山风情文化旅游街举办了“2011大连集邮博览会”,我设计的纪念封得到大家认可并发行。集邮博览会展示了集邮活力与魅力,拓展了集邮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集邮与赏槐会,文化色彩更加鲜明,交流领域不断加深,促进了大家对集邮的理解。集邮文化活动贯穿赏槐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赏槐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宣传集邮文化,贴近百姓。

  集邮正能量,幸福残疾人。2017年,大连市残疾人集邮联谊会成立,我被推举为副会长。与残疾人朋友谈集邮,讲好集邮故事,传播集邮好声音,凝聚力量,激励精神,鼓舞士气,这是我开心的事,也令残疾人朋友心生欢喜。

  2018年5月20日,中国残疾人集邮博物馆在江苏南京开馆,这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一座以残疾人题材邮票为馆藏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在开馆之日展出的“共享新时代——世界残疾人题材邮展”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地残疾人集邮组织创建和开展残疾人集邮文化活动的大量珍贵史料,并集中展陈《轮椅人生》《盲人》《我的残疾兄弟》《关注聋教 关爱聋人》《国际残疾人年》等来自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地区)发行的大量残疾人题材邮票、邮封等历史资料。大连市残疾人集邮联谊会会刊《大连残疾人集邮》(创刊号),我撰写的集邮论文《集邮正能量,幸福残疾人》等,也被该馆收藏。

  在开馆当天现场,我有幸成为中华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第一个手持残疾人集邮博物馆开馆纪念封上签名集邮者,接着李少华、王宏伟、李梅、孙建华等为我在纪念封签名,这是给我的鼓励和关怀LD乐动体育网址,我将永远珍藏。我也很高兴地在签名版上签上“集邮正能量,幸福残疾人”。

  丹心热血沃邮花。集邮出智慧,集邮陶冶情操,集邮修身养性。作为一名残疾人,我用集邮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赞美。每一枚邮票,都永远传递着平等参与、自强不息的信念。

  大连市残联30岁生日快到了,我也有好多线年退休,我一直在沙河口区残联岗位工作,那些亲身经历的大连市残疾人事业,那些亲眼目睹的、发生在残疾人群众身上的可喜变化,都仿佛是一个个种进春天里的故事,时时刻刻在燃烧着我的灵魂。

  那时,市残联还位于中南路,我第一次参加全市残联系统的工作会议,听说我原来在区政府办工作,坐在轮椅上的李扬理事长就非叫我上台说几句话,那种和蔼可亲的样子,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市残联的距离。我发现市残联是个释放爱心的单位,是啊,面对社会最困难最,市残联真的是一个有像春天那样温度的地方,“一切为了残疾人,为了残疾人一切”是唯一工作目标,许多工作都在全国处于前茅。

  其实,在大连残联系统工作,也是一个会精彩你人生的舞台,也有叫你血脉贲张的时刻。当时,残联工作正是爬坡阶段,困难很多,阻力也大,社会上不理解,就连有的教授讲课时都还在用一些歧视性语言称呼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对康复服务工作的渴望更是强烈。2012年,在市残联指导下,我们率先在全市建立了500多平方米的区级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博爱绿园”;市残联又推荐沙河口区成为辽宁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区;后来,还在由家村为小海豚孤独症中心建立起新家;创作了赵阿琴作词、安九六作曲的大连第一首残疾人歌曲《阳光就在身旁》;涌现出沙河口区第一位残疾人劳模——王海军和李福阳等一大批助残爱残的先进典型。

  残联今天的辉煌是奋斗出来的,最深的记忆是在2006年春天,沙河口区接受了市残联下达的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任务,在短短20天的宝贵时间里,我们率领9个街道理事长用5天时间到南京白下区、苏州平江区和上海残联学习经验;用一个星期时间,加班加点与蹲点的省市残联同志、和担负任务的街道与社区同志流星赶月般按检查要求逐项落实了迎检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全区创建动员大会……11月8日,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和中残联组成的检查组在反馈会中肯定地讲到“在沙河口区残疾人已经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12月18日,在天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上,沙河口区被确定为全国15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之一,也是东北和辽宁的唯一创建区。

  沙河口区残联的进步只是大连残联发展的一个缩影。30年了,铁打的残疾人事业,流水的工作者,残疾人事业就是这样,一批接一批的人在向前推进。如今,我已退休了,但还是在默默关注和祝福着大连残联的发展进步。这不,今年“五一节”到了,原大连市8个区市县的十位退休老理事长欢聚一堂,共同为大连残联30年的发展而鼓掌,为结下的友情而感动。中国残障人士近一亿,大连也有35万,残联走过了千山万水,新时代仍须跋山涉水。衷心期待大连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好。

  有一年的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参加了一家网站的春游活动。这家网站是大连市几位老残青一起创办的,旨在给残疾人朋友搭建一个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平台。

  事有凑巧,我遇到了十几年不曾谋面的两名工友老纪和小刘。老纪是一位大姐,年长我十几岁,这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已退休。小刘是一位中年男子,比我小几岁,因为我们在一起工作时不过二十几岁,叫小刘一点没错。

  十几年没见,再见面自然很亲切,要说的话很多,气氛也挺热烈。回想起当年在一个工厂工作的情景,百感交集,仿佛就在昨日。

  1988年,二十五岁的我电大毕业找工作。由于身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残疾,靠拄双拐走路,许多单位都将我拒之门外。后来,一家民政企业录用了我。就在这家工厂,我先后认识了老纪和小刘。

  老纪也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也拄双拐。那个时候,她已经是工厂的技术骨干,担任变压器车间的主任。我进到工厂后,由于专业对口,加上我积极肯干,很快就在调试车间有了用武之地。调试车间和变压器车间距离不远,也有一些技术来往,所以我们很快就认识了。我上下班除了乘坐公交车,还会在太原街换乘单位的班车,而老纪自始至终都坐班车。于是,我们便会经常在车上聊天。

  小刘身体有点毛病,但绝对属于轻残。他有幸考上大学,是一位正规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所以,他一进工厂,就被分配到技术科。技术科的人要经常到车间,所以他认识了我,也认识了老纪。

  就这样,我们三人在一个工厂工作了好几年,直到工厂倒闭。九十年代末,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屡见不鲜,而我们工友的命运还算不错,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老纪光荣退休,她还是事业单位的待遇,退休金不少拿,比一般健全人都多。小刘通过再学习,电脑水平很高,被一家电脑公司聘用,我们参加活动的网站的网页就是小刘参与设计的。我自己创业,干个小生意,挣钱不多,但乐在其中。

  从那次见面,我们恢复了联系。后来,陆陆续续又找到一些工友,我们就建立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交流。

  这时候,我们距离离开工厂各奔东西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残疾人的生活比起从前来,也是进步了许多。

  在同一片蓝天下,残疾人上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许多工厂都招收残疾人,而不再局限所谓的“福利厂”;残疾人创业得到的政策支持,是空前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社会的救济和保障,也是有力度的……特别是,习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更是温暖人心,感人肺腑,让广大残疾人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现在,我们这些工友都已经五六十岁了,最年长的差不多七八十岁了,不少人当上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有的四世同堂了。

  老纪经常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笑容整天洋溢在她的脸上,一点都不像年逾古稀的老人。小刘每次都说不小了,该叫老刘,但是精力旺盛堪比当年。我虽然体弱多病,但是仍然笔耕不辍,追逐梦想。

  我是一名脑瘫患者,有着从不听支配的四肢,我常说自己犹如一提线木偶,完整无缺的肢体无疑成了华丽的摆设。

  曾是几何,我开始苦苦幻想着,是否某一天我也可以提起笔墨,像正常人一样流畅地书写。记得读书时,每每同学安静地拿着笔支,望着他们一个个伏在课桌上认真写字时,我总是一脸羡慕暗暗地在心底想着,我要像他们一样可以写字,那该有多好啊!

  上学时,我就喜欢上作文课,在写作文前,老师都会和我们一起分析作文题目、内容及从何处着手来写的一些写作技巧,还会找来同学做口头上一个简单的检验。那时,我也只能在这个环节,“说”出我自己的一篇作文,让老师来指点和批改。就因为自己双手无法写字的原因,在读书时,我连一篇日记,甚至连一句造句都没有写出来过,但我却喜欢用文字去表达出自己的一些内心想法,所以我一直在期待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字。

  当十几年前,电脑的出现似乎是给我可以“写”字带来一丝曙光,在第一次听到电脑有打字这一“特意”功能时,慈爱的父母省吃俭用地为我买来了人生中第一台珍贵的电脑。

  那个年月,电脑还属于一个稀罕玩意,都是初次接触,也就从练习打字开始。由于自己双手不听指挥,打字对我来说也并无是件容易的事情。双手中,左手相对的抖动地轻一些,我便将左手的四个手指头固定在电脑桌的桌面上,单用一根大拇指在键盘上滑动。当我打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字时,我开心得像个孩子,兴奋地赶忙喊来父母让他们看,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这份无以言表的喜悦。虽然,打字的速度极其的缓慢,就像一只小蜗牛缓缓地在键盘上蠕动着,但终于可以将我脑海里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了,这对我来讲像获得重生了一样,使我终于拥有了写字的特殊权利。

  而后,我便喜欢上了文字,喜欢用它写下心情、记录下美好的过往、抑或是漫无目的地勾勒出未来无限遐想。永远都会记得,当我把自己写好的一篇文字打印出来时,当看到屏幕上打出来的文字变成铅字的一刻,我像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似的,将那篇文字握在手里,让家里所有亲人都传阅地看。

  到后来,我会将写好的文字投出,就渐渐地收到了印有自己“写”出的文字杂志来了。真的特别感谢电脑的出现,让我可以再次拥有“写字”的权利,使我在那么多孤独无助的日子里,可以与文字为伴共处。是文字为我开启了一扇心灵的窗户,替我驱散内心深处的阴霾。

  作为一个健康的女孩,大学毕业后我曾从事过一段时间残联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帮助残疾人进行的。在我的办公电脑里,存着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档案文件。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让人、一句好话暖人、一颗诚心感人”的标准,让残疾人带着疑问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残联工作给我感触最深的变化是:居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笑容越来越灿烂。这些成果,都离不开这几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出的惠民政策,百姓的生活质量切切实实得到提高,百姓的生活不再有负担,同样,残疾人也更加自信地融入社会。

  在走访残疾人家庭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按照政策要求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认识一名叫大生的人,是一个非常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他为了救别人家的孩子免于车祸,自己落下了重度残疾,只能到托养中心接受照料。

  自从实施助困扶残计划以来,患有重度残疾的居民都能够每月得到经济补贴,政府还给他们统一购置生活用具。此外,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也是从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出发,为残疾人家庭建造各种残疾人设施,包括入室坡道、扶手、降低厨房灶台、卫生间“蹲改坐”或增加坐厕器、安装门窗等,这些设施大大方便残疾人居家生活自理。这些政策不但提高残疾人的自主生活能力和质量,也给他们的家庭成员减轻负担和压力。

  残疾人工作应该说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动态的、长久的,需要我有一颗长期为残疾人服务的“恒心”。在日常工作中我常常会被残疾人或其家属的事迹所感动,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而流泪。面对那些残疾人,看到了他们的坚强,体会到更多的善良,细微之处见真情。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关乎人道主义的公益事业,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无名无利,却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在工作中,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我们的道德品质得到锤炼,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我们得到的更多。从残疾人身上,我看到的是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他们那一颗颗坚强勇敢的心。

  我想,残疾人士得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关爱,更得到的是社会的接纳和认可,这就像一缕春风,吹入了那曾经或多或少冰封的心灵,一点点融化开来,把残疾人士心中的寒冬赶走,迎接那暖春的到来,作为志愿者,我们有责任去守护住那藏在他们心里的春天!

  看到大连市残联成立30周年征文活动的消息,我的思绪就情不自禁被带进了一段“春天的故事”里了。这段故事起始于1997年,我兼职分管甘井子街道残联工作,结束于2001年。五年不了的情缘延续至今……刚接手残联工作,就遭遇了“请残疾人出门难”和“求人帮忙难”的实际境况。

  针对这两难,我牵起了“残疾人自强自立与全社会扶弱助残手拉手”这一条主题红线,通过走访摸底筛选,组建了由视力、肢体、精神三种类别的6人自强事迹报告团。又通过向全社会借力借势,重点突出一个“帮”,建立了以大连市交警支队培训处、大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秘书处、甘井子农贸市场党支部和工商所、甘井子区残联、街道机关干部、24个社区居委会为骨干的自上而下从辖区到社会的助残帮困网络,使全街8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各自得到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帮助——包户、助学、邻里互助。接着“红领巾助残”上场了。14名红领巾志愿者助残小分队队员,大年初三分头到残疾人家中拜年;召开红领巾与自强代表座谈会;组织学生到街属福利企业新颖综合厂劳动;组织残疾人职工和同学们一同去双台沟搞海上活动……有了接触了解,同学们完成“我敬佩的残疾人”命题作文48篇,完成写给残疾人的信56封。残疾人给同学们回信21封,盲人王海英还用盲文给同学们回了一封信。工作局面打开后,利用全国助残日区长走访的机会,反馈了残疾人想有自己网站的愿望,得到了区长的支持,当场拍板并指示区信息中心,为残疾人划拨一块平台,让他们也用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建设发挥作用。两个月后,由肢残青年王楠、付毅超设计制作的街道残联网页,正式链接到甘井子区政府网站上,我和残疾人朋友们的视野也由此得以拓宽和延伸。《社区残疾人事业五年发展策划案》是我以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的身份,申报高级商务策划师提交的职务战略策划案例,其内容都是我亲自主持策划实施的。五年时间,我和残疾人朋友及其家属们,更有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一同演绎了太多太多的助残故事。当年《社区残疾人事业五年发展策划案》的文本案例,记载的曾经的故事,又恰好是情缘的见证。2002年我被本单位调动工作,不再兼管残联工作。2003年,我被区委组织部调动工作去了另一街道。从此我和甘井子街道的残疾人朋友有了地域上的距离。可距离反而延伸了我们彼此的不了情缘。距离越远,情缘越真越纯。在今天,还有许多的残疾人朋友依然能记得我的名我这人。我也依然知道他们许多人的现状,并一如既往地牵挂着他们。我知道,他们很多人心里一直都有梦想,只因自身状况和环境所限,比常人实现梦想难得多。我知道,他们的父母越来越为他们的未来担忧,焦躁的时候甚至会心里绝望。我说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缘牵挂。如今我退休了,我的晚年生涯要和他们再度共同演绎更多的春天故事。

  我喜欢文学,因为她是我心灵的窗口。由于身有残疾,我1990年初中毕业后就永远告别了学校,在痛苦与迷茫的十字路口徘徊时,我开始阅读,从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新的启迪。“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知不觉中,想当作家的渴望就占据了我的心灵。

  不久,我的一首短诗经过编辑的修改,发表在《古莲》杂志上,我激动的心情比喝了蜂蜜还香甜。随后,我参加了《海燕》、《鸭绿江》函授的学习,吸取文学的滋养。当年,我的《往事与悲哀》《馈赠》发表在《海燕》函授版的《习飞集》上。在编辑老师们的热情扶持下,我的《卖树》《摊位》《我们不曾相识》《写给妻子》等陆续发表在《海燕》文学月刊上。

  2014年,我参与庆祝《海燕》创刊60周年一系列活动,《大连晚报》记者张庆国老师以《海燕是我的精神家园》为题对我进行了专访,我还以《海燕》责任编辑王桂芝老师为主人公撰写了《城里有个编辑妈妈》获得了“发现王国杯”我与《海燕》的故事有奖征文三等奖,该篇发表在《海燕》和《大连晚报》上。

  文学是我的精神支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上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一个文学青年,通过征婚与一位四川健全女孩子在茫茫的人海中相识、相知、相爱了,1995年我们顺利地走到了一起。当时,她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是婚后,面对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她变成了现实主义者,开始厌恶我搞文学创作,时常严厉地对我说:“你写那破东西,能值几个钱,能当饭吃吗?!”看我整天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的,越看越不“顺眼”,甚至发狠要砸我的电脑。其实,她是对我好,怕累坏了我的身体啊!

  听说我的文笔还好,街道领导亲自找到了我,叫我到残联上班,从事残疾人宣传工作。我一边协助残联做好日常工作,一边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疾苦,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2013年,普兰店区残疾人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我当选为残疾人文联副主席。在区残联党组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成功策划了《感恩生活》、《我的梦·中国梦》有奖征文比赛和一些文学讲座活动,组建残疾人文学艺术联合会QQ群和微信群,一大批残疾人文学新人脱颖而出,他们有的成为文艺骨干,有的加入了各级作家协会。

  如今,我一边读书一边写作,还从事着文学公益事业,积极主动地协助各级作家协会发展会员工作,一直兼任着沈阳市作家协会创办的盛京文学网的编辑与安检工作。在义务的付出中,我收获着众多的感动。

  是啊,命运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就看你怎么去抓住它,面对它,战胜它,我的亲身经历该是最好的诠释。文学造就我,使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逐步走向成功。如今,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文学将永远伴我一生。

  常常为这两条残腿走不出家门而伤悲而面壁无奈,也常常为能在这个简陋的小屋里不断地得到友谊而欣慰而感激人生。

  几家报刊上偶尔印出了我的名字和诗文。那些文字或许能给谁一些感染,产生一些共鸣,或许就会生出相见相识的渴望。我自己就常常这样。亮就是在读了我的几首小诗和文章后,从编辑部那里要来了我的住址,给我写来了信,他说:“我很想去看看你,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

  对朋友和友谊的想往,使我一阵阵感到生命的孤单和无助。那些寂寞无眠的夜晚,那些落日无声的黄昏,那些独饮痛苦和喜悦的时分,我拄着拐杖伫立窗前,怀想着我的朋友们,企盼着友谊来敲响家门。在这明丽而又茫然的想往中,心一次次落进那片守望的空白。此刻,捧着亮的信,仿佛是寂寞的长夜后看到瑰丽的日出。

  在冬日那个落雪的午后,亮笔挺地站在我的面前,雪花在他的发丝间,眉宇间,在他黑绒绒的胡须上融化成晶亮的水珠儿。握住那只温溢着青春气息的手,他扶我走进屋里。一丝丝笑意涟漪般在相视的目光上对流,掏出的真诚在一杯清茶里芳馨弥漫,随一缕缕青烟袅袅地升腾起彼此的故事……

  我有些动情地对他说,在这条纷繁、匆忙的人生旅途,你能向我回头一顾,真的使我感动至深。

  亮也很动情地说,是你感动了我,没有那些打动我的诗,我们怎么会相识。亮的话,亮的目光在给我一种自信,一种平等,一种激励。

  我把已经上小学的女儿介绍给亮,亮拉着她的小手看着我说,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孩子啦。又转眼对她说,叔叔不知道还有个你,不然一定会给你带点什么,这次给你爸爸带些书看,下次再给你补上,你喜欢什么?

  亮读的书比我多,只是写作实践少些。他说准备积蓄点实力上省文学院。我为他这心愿而眼睛一亮,兴奋地祝愿他鼓励他,并希望能为他做点什么。他给我看他的一篇散文,我倾其心智帮他修改了几个地方。后来文章发表了并且得了奖。他把那份剪报寄给我,说那上面有我的风采我的友谊。

  因为立志到文学院去学习,亮只找了临时工作,收入自然很不稳定,可他一次就买了近五十元的一套书送我,每次来都没忘了我女儿。我曾流露出不安,说我为你做的很少。可亮说你在给我力量,这是我们友谊的源泉。

  我被这无瑕的友谊纯净着,升华着,激励着。同亮的每一次相聚,读亮的每一封来信,接受亮的每一种关怀,我的心就涌动着一股泪湿般情感的波澜。亮在我面前就像是一汪碧透的大海,我被淘洗得如一片坦阔的沙滩。不论岁月踩出的是快乐还是忧伤,这沙滩总是被阳光照耀被浪花抚慰,总是为生活坚韧出胸脯般的温热和松软。这是我为友情缱绻的一片海岸,无论亮怎样走来,都会有一串深深的脚窝,酒杯般让心怀的潮浪把它斟满。

  两年后,亮实现了他的愿望,省文学院录取了他。挥别在秋日的阳光下,亮灿灿的在我的视线里远去,一阵怅然掠过心头后,从心底升起唯一的祝福。

  每当我了解到大连市残疾人事业所取得的每一步成就,每当我看到身边的残疾人生活质量有提高、合法权益有保障的时候,我就会如沐春风,倍感温馨,勾起珍贵的记忆。因为大连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这部地方性法规。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6月28日制定和2012年8月24日修订通过的这部法规,有我的一份绵薄之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市人大内司委立法处长的我,因工作关系同市残联的有关领导多有接触。当年的残联从无到有,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还很薄弱,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还不到位,残联的领导同志认为,迫切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市人大对这一想法十分支持,于是,经同市人大内司委主任苑世男同志酌定,并由市政府法制办决定,要进行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草拟制定工作,并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市人大内司委、市政府法制办十余次派同志到市残联联系,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共同到有关辖区、办公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就制定这部地方性法规的法律依据、必要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残疾人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立法调研,了解到残疾人群体是一个数量众多、困难特别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而他们又是特别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不乏富有时代气息的残疾人典型,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了积极贡献,不断实现人生价值。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市的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荣获了“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时任国家相关领导人还曾为大连市残联题字。

  在《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起草的时候,我们多方征求意见,与多个部门协商。有时候,为了一个说法,经常反复沟通,争取合理的解释,以追求先进性、可操作性。这部法规的出台,使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无障碍设施等工作将以前由相关政策保障变为以法规的方式予以固定下来。如第三十一条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由财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995年6月28日,《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终于颁布实施了。大连这部残疾人地方性法规,在全国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十五个计划单列市占据率先地位;在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具有立法权的城市中领先。这部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残疾人事业真正纳入我市社会发展大局,是我市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离任后,该《规定》根据新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增订、删改;或细化、补充,使其更有可操作性,以确实、精准保障残疾人权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今,文明城市大连,扶残助残的氛围日益浓厚,《大连市残疾人保障若干规定》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每念及此,我的心情总是激动不已。

  当时,我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连队工作。那次,文书为我送来一封信。信封皱皱巴巴的,看得出来是寄信人犹豫了很久才将信寄出。信封上的字却写得清秀俊朗。一看地址,很陌生,谁寄来的信呢?我有些好奇,拆开信一读,原来写信人是一个农村青年,曾出过一场车祸,因治疗不及时,留下双腿扭曲、脊椎变形的后遗症。

  他在信中写道:“偶然在一份杂志上看到您的地址……我曾在痛苦中虚度时光,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和父母日渐佝偻的身影,我黯然神伤……”他说,他从小热爱文学,写了不少东西,以前只是写来自我欣赏之用,但现在身处困境,很想拿出这些稿子发表得些稿费以补贴家用。他从来没有投过稿,不知该如何行动,左思右想,终于下定决心写封信,向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作家”请教如何投稿。

  我一直认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是幸福的,何况面对的还是一个急需帮助的残疾人呢。我立马回信,并寄去五十块钱,叫他把稿件邮过来。十天后,收到他的邮包。有小说,有散文诗歌,才看了几篇,我就被那些文章生动的情节和绚烂苍凉的感怀所深深吸引。其实,当时我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文章笔力文采完全在我之上。我想,既然我的文字都能发表不少,他的文章更有可能顺利发表。比起他来,我的优势不过是身处城市,能及时读上新报新刊,比较了解用稿栏目的特点而已。

  他的稿件都是誊写在那种薄薄的白纸上的,稍一折就破了。我精选出一些稿子拿到打印店打印了一遍,再有的放矢地向报刊杂志投寄出去。一周后,他的一篇散文出现在我所在城市的晚报副刊上,我第一时间给他寄出了样报。

  不久,我又收到他的信。他在信中兴奋地向我报喜,说已经收到编辑部寄来的好几份样报,还有两家杂志社的用稿通知。过了一段时间,我收到他寄来的一百块钱,他说他已经收到几笔稿费了,所以寄来还钱。用这钱,我精心挑选了一大沓适合投稿的杂志,给他寄了过去。

  他发表的文章渐渐多起来,他告诉我说:每发表一篇文章,带给我精神上的愉悦,比吃最金贵的药都管用。而且,不时飞来的稿费单让家里捉襟见肘的生活有了一些起色。就这样,他走上了撰稿人之路。他曾寄给我一张照片,照片中,这个面貌清秀的年轻人,虽然眼神里露出几丝忧郁,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与他书信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共同分享写作的心得感受和技巧,从来就是知无不言,毫不保留。经历过一些生活上的打击后,我一度迷茫,想要放弃写作,是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着我,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后来,生活状况渐渐好起来的他,不但和城里一个同样是因为交通事故致残的女子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更可喜的是他们还拥有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女儿。如今,不时能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在那些唯美阳光的文字中,他的人生,以另一种形式站了起来。这一切,都让我倍感欣慰。

  多年前的一次义工活动上,我认识了她,她叫李平。同为80后的我们,因为有了共性的话题,我们很快熟识了起来。与众多女孩不同的是,她是位视力残疾一级的女孩。随后的几次接触,让我对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要为这个80后女孩点一个大大的赞!

  她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旅顺的重点高中。当她对象牙塔满怀憧憬,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努力的时候,一场疾病突如其来。虽然历经三次手术,最终也没有保住视力。对于一个常人来说,这种疾病带来的遭遇无疑是痛苦的,今后在没有色彩的世界里摸索前行,对于正处于花季的她来说,这样的事实又是多么的残酷。本以为她会就此沉沦,消极面对命运的不公。然而,为了圆心中的大学梦,她从头学起了盲文。冬天的教室里,她的手指冻得发麻,手指关节也被盲笔磨出了茧,可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她争分夺秒、挑灯夜战,付出了同学们几倍的努力,最终以高出录取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长春大学录取,开始了她针灸推拿专业的系统学习。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气魄,她不仅在大学里多次获得奖学金,还荣获了学校优秀团员的称号。身为李平的同龄人,我不仅佩服于她的阳光心态,更欣赏她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今年妇女节前夕,旅顺广播电视台要采访创业典型。当时主任安排我去采访李平。在平一手按摩院里,我再次见到了李平。这个时候,我才了解到她原来经营的按摩院早已因为地方太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改头换面了。2015年,她贷款买下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扩大经营面积。与此同时,她还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开设了小儿推拿、妇科推拿等项目。听着孩子们家长真诚的反馈,看着孩子们在享受着推拿过程恣意的笑容,我清楚李平已经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儿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生意的红火,已经让李平忙得不可开交。心想这些年来,社会各界给予了她各方面的帮助。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能够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和贫困母亲就业。我希望对他们能够在生活上有所帮助,有一份赖以生存的手艺。同时,我要在医术上有所提高,更好地为家长和患儿服务。”

  临走时,看着她在门一侧悬挂的按摩院员工职务分工。我清楚,李平是个不甘寂寞、敢打敢拼的时代奋进者,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步需要干什么,怎么走。她的未来已经清晰可见,而我除了做她的见证者,还要做她的记录者。我要将这励志的正能量传播得更远。

  回到台里以后,我采写了《不放弃梦想的残疾人大学生创业者——李平》这样一条新闻。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能够唤起也唤醒更多的同龄人和残疾人,向她学习,向她致敬!

  我们常常说体育精神就是拼搏,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赢得荣誉,赢得喝彩与掌声,让自己卓越的身姿载入体育史册。而对于身有残疾的人来说,体育精神却是另一种境界。除了荣誉与梦想,更能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让他们走出幽闭的自我世界,得到世界对他们的认可。

  走进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西沟村,我认识了这样一位励志的残疾运动员,他的名字叫丁海。1990年,年仅4岁的丁海不幸遭遇车祸,因左脚踝骨粉碎性骨折而截肢。随着身体的发育,从4岁到18岁,丁海更换过十多次假肢,每次都需要忍受剜心般的病痛。2001年,仅15岁的丁海到大连换假肢时,巧遇辽宁轮椅男篮球队队员李军。李军把丁海介绍给辽宁省队的教练员王治丹,经过多项测试,丁海的身体条件符合轮椅篮球体育。自此,丁海就成为省残疾人运动员的一员。2003年,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南京举行,丁海作为辽宁队的主力中锋在与陕西队争夺冠军的比赛中,一个人独得31分,10个篮板球,带领辽宁队以77:43大比分战胜陕西队,夺得轮椅篮球赛冠军。丁海自进入辽宁省轮椅篮球队以后,每天都要从早训练到晚,虽然很艰辛,但丁海从来不抱怨一句。丁海最大的心愿是夺得世界残奥会金牌。2003年3月,命运出现转机。轮椅篮球强国西班牙艾尔·西德轮椅篮球俱乐部的老板来中国挑选外援,选中了时任辽宁省轮椅篮球队主力中锋的丁海,并与他签订了3年合同,丁海成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到国外从事职业生涯第一人。他到西班牙艾尔·西德轮椅篮球队后,平均每场得20多分,占球队总分的30%以上,帮助球队取得了乙级联赛第一名,晋升为甲级队,丁海也因此荣获“最佳投手”、“最佳运动员”奖项,西班牙球迷称他为“坐轮椅上的姚明”。一切梦想的花开,离不开智慧的浇灌。一切成熟和练达,离不开时间的馈赠。关于幸福,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很虚的目标。一方面是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转换为行之有效的行动。赛场上的丁海坚韧不拔,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去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丁海用他的人生,告诉了人们: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

  我是在本溪出生的,2014年随父母迁到大连。2017年3月,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城市空间社区在我们小区内成立了,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在外漂泊的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我在本溪时曾经在社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我是残疾人,我的职务是残疾人专职委员,由于工作积极,还光荣加入了中国,我对社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不久后,社区韩红杰书记带领工作人员到我们家入户登记时,知道了我的情况,当时还把我的情况作了登记。等过了半个多月,韩书记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你愿不愿意到社区当志愿者?”我当时听了以后,非常激动,我是一个残疾人,社区领导不嫌弃我,还让我参加志愿者,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自从担任志愿者后,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所有的志愿者活动。如每个祭祀日巡视道口、春季卫生巡查、清理小广告、义务植树等等。对于我的表现,社区领导非常满意,给了我很多荣誉,年终辛寨子街道办事处及社区领导还到我们家走访、慰问,使我们全家深受感动。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尽一名员应尽的义务,我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感到了生活如此快乐。社区领导对我的关怀使我如沐春风、倍感温暖。我的父母也为我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的热爱受到了感染,他们也投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每次社区组织志愿者活动,我们都是全家一起上阵。我父亲还自愿担当了社区的书法老师,我也自愿当起了书法班的管理员。每周二、四,书法班上午九点开课,我八点半就来到教室,先打扫一下教室,再把学员们用的笔、墨、纸准备出来,下课后,再收拾一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我们父子俩一起为书法班默默地奉献着……

  社区是政府办事机构中最基层的窗口单位,它起到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作用,老百姓大到政策咨询,小到家长里短都要找社区,我们志愿者就是要帮助社区在宣传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我有一段在社区工作的经历,对社区的一些基本的办事流程比较熟悉,有些居民向我咨询到社区办理各项事宜的程序,我都能够给予详细的指点,尽可能让居民少跑腿,我的付出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们的赞扬。在今年辛寨子街道办事处开展“辛寨子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社区还把我作为候选人上报办事处,让我备受鼓舞和感动。

  在这里我要感谢辛寨子办事处和城市空间社区的领导、同志,让我一个异乡残疾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三十年前,我曾在金州区先进街道生产服务公司任副经理,负责街道经济工作。街道党委决定,为发展经济优先兴办福利企业,安置一定比例残疾人。经两年筹建,于1990年元月金州金属制桶厂,以日产560mm*890mm规格800只和40名在编职工(其中残疾人20人)投产经营至今。经1995年动迁改造,2003年改制民营,始终保持经营模式规范,人员构成合理、福利待遇优厚办厂宗旨,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企业。为残疾人办厂,当时想法颇多。广义上说,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事业组成部分,需全社会共同关注。街道刚成立,经济基础薄弱,用好残疾人办厂的优惠政策是机遇也是明智选择。就我来说,觉得办这样的厂,不如建个技术含量高的,既光彩更显政绩。况且,残疾人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担心给生产管理环节带来麻烦。尤其是20名残疾人,到哪里去招去选?经过反思,以个人服从组织决定和服务大局出发,结合本人作为伤残军人转业后得到妥善安置的经历,我觉得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我用自身伤残经历,将心比心,细致分析残疾人所思所悟所盼,正因为有残疾,党和政府才给予优惠办厂政策,正因为有困难,才需要大家用心用情去解决。于是决定组成以我为组长的3人招工小组,进机关走街巷搜集信息。先后走访60多人,谈话上百次,打开了难招局面。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与王永财的谈话得到启示,他说:“我虽有残疾,仍不忘学习,多次读张海迪的故事,心里常琢磨,都是残疾人,可海迪姐姐自强自立,坐在轮椅上看书写作成了作家,打心眼里敬佩。这次招不招我入厂,都要以她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中肯流利的话语,看到了他的思想上进和执着追求。根据他身强力壮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的特点,优先录取,当上厂里装卸工人。他30年如一日吃苦耐劳,不负众望,多次荣获厂先进生产者殊荣。经过近两月与残疾人交朋友,不仅圆满保证质量完成招工指标,而且他们思想进步,渴望自立,奋发有为的精神令人感动。我深刻感悟到,残疾事业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担当去创新,用关爱二字续写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最近在遛弯时巧遇了牟德利、匡传奇等当年的残疾人职工,谈经历话退休赞改革,他们异口同声表白:“是党的政策给了第二次生命,是改革开放伟大成果,让残疾人也享受到退休生活的无限美好”。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乐动·LDSports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XML地图| txt地图| html地图
乐动·LDSports中国体育品牌